• 分享
  • 收藏
    X
    山海相依处 日出先照“村”
    103450
    0

    地处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这是一个滨海旅游城市,素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也是一个“小而特”的地级市,仅辖两区两县,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近75%,以日照绿茶为代表的丘陵农业特色鲜明。

    在涌动的乡村振兴大潮下,山海相依、生态优势明显、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的日照,如何在打造齐鲁样板中蹚出路径、走在前列?

    日照市委书记张惠坦陈,2018年起,全市以“两山”理念为根本遵循,以园区片区综合治理、整体开发为指导思想,以高标准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主要抓手,按照农村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推进特色片区多维度融合发展,打造一个个乡村振兴“灯塔”,带动实现区域统筹开发和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日照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30亿元,推进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10个,形成“五纵一横”乡村振兴隆起带,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3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0家、美丽乡村728个。

    基于日照“山海相依、特色鲜明”实际进行科学决策

    夏日时节,自日照西端的莒县浮来山出发,沿着90公里长的山海路一路东行,满目葱翠,果茶飘香,白墙红瓦的村庄沿着山谷布局,不时从“绿色海洋”中“探出头”来,像是对着远方的蓝天碧海招手,一路美景如画,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在这样的“山海相依、特色鲜明”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如何描绘乡村振兴这一浓重画卷?市长李永红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调研和统筹谋划下,日照决定以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3年-5年内分“两步走”,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

    第一步,集聚资源要素打造田园综合体,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日照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村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为目标,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环境风貌优美、各类服务齐全的田园综合体。

    第二步,充分放大田园综合体的“灯塔效应”,推进园区片区综合治理、整体开发。统筹布局区域内农民生活社区和主导产业,解决制约生态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态、生活和生产条件,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和农民多元化增收体系,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保障建设质量,日照在山东率先制定出台了田园综合体建设“十个标准”,即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规模经营适度开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投融资机制明确、建设运营主体明确、构建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和管理服务方式、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保持田园生活风貌。

    “2019年,日照以田园综合体引领区域连片开发的经验,入选山东省委首批推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种典型做法之一,这是对日照科学决策的最大肯定。”李永红说。

    “多主体参与、多维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灯塔”

    来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的杨杰,2019年10月来到位于日照市东港区的龙门崮田园综合体,负责综合体内设施农业板块的建设工作。“我们在建设方式、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希望达成双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杨杰说。

    记者看到,在这片占地45平方公里的田园综合体内,处处呈现有条不紊的建设场面。设施蔬菜板块由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承担,种养循环板块由青岛正大集团负责,产业融合板块由新东港农业开发公司主导推进,地上设施板块则有中铁建工集团全面参与……

    东港农发集团是该区的国有企业,总经理邢阳介绍:“发挥国企优势,担当社会责任,农发集团领建龙门崮田园综合体,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镇村土地流转、搭建发展平台等方面,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各板块则与各专业公司采取股权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

    建设田园综合体,如何破解建设投入大、投入周期长、产业结构复杂等难题?“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关系,通过‘多主体参与、多维度融合’,确定合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是推动田园综合体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日照市委副书记李在武说。

    对此,日照明确,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并鼓励国有企业参与领建,搭建起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桥梁;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发挥专业特长;农民通过参与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实现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的多层次收益分配,并实现就近就业。

    李在武介绍,在推进过程中还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是确保质量,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二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品牌化、融合化运作,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三是优化村庄布局,完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让“大主体和小农户”“景区和村庄”携手奔小康

    “‘五一’期间进村门票是60元一人,现在降到了40元,樱桃摘下带走一直是15元一斤。今年‘五一’5天假,俺村接待了一万多人,100多万元又进了腰包。”5月16日,在五莲县叩官镇大旺村,村党支部书记孙宝民笑言。

    大旺村种植的是中华小樱桃,果实小、果肉软,采摘、运输困难,除了费时费力提篮小卖,难以换钱,曾一度陷入无人管理的窘境。2018年,五莲山-白鹭湾田园综合体开建,高标准的沥青路通进了村,客人纷至沓来,大旺村的小樱桃产业迎来了新生。

    “为了吸引游客,我们一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按照每棵樱桃树的位置、管理水平和坐果数量进行入股合股经营,收入由村集体和村民按2∶8的比例分成。”孙宝民说,“这样农民除了每亩稳定在4000元以上的分红,还可就近务工,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是景。”

    在龙门崮田园综合体占地万余亩的“黄金桃”产业板块,则是推行了“微模化”管理模式,即以“党建引领、政府扶持、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合作互助、全民参与”为要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组织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由大主体主导推进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如何保障小农户的利益?综合体要实现园区景区化、产业融合化,散落的村庄该何去何从?这在副市长徐淑利看来,是综合体发挥“灯塔”效应的核心和关键,必须要构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景区与村庄的协同发展机制。

    ——日照全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法,在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参与经营等方式,创新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能够分股金、挣薪金、分红利。

    ——日照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示范引领、改造提升、拆迁撤并三种类型,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综合体村庄的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道路“户户通”工程等十大工程,实现村庄景区化、景区村庄发展一体化。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