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媒体播报

    单位事迹展示之八十

    媒体播报

    2020-07-01 09:58:36

    228 0

    盛开在双泉镇学城村里的

    一朵美丽的“花”

    ——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一书记杨华

    2018年1月,杨华由长清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转隶到区纪委监委成为了一名信访接待员。2018年4月,她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主动要求到双泉镇学城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执法办案、查案到精准扶贫政策解读、落实。她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她不做空中飘飞的杨花,要做脚踏实地的杨华。不仅学成,更要干成,经过二年多的艰苦历练,她已成为学城村脱贫攻坚致富路上的“领头羊”,被干部群众誉为盛开在学城村里的一朵美丽的“花”。

    一、抓好思想引领,转变思想,改变观念,以新促旧。杨书记一上任,就立即了解村情、掌握村况。学城村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教授孙膑和庞涓的地方,一些治理国家的大智慧,成就人生的大智谋也从这里走向全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城村的优势和特点,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制约学城村发展的关键。学城村共有243户,7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0人,村集体收入为零,党员30名,平均年龄50岁,村两委班子带动能力差,贫困户发展无望,村民看天吃饭是多年来一惯的常态,思想观念更新成为破解学城村贫困的第一道难题。她横下一条心,身上有几块铁就打几个钉。她要借鉴鬼谷子治理天下的智谋,发挥共产党员的聪明才智,誓要让学城村脱贫致富。白天,她进村入户,与村民聊家常,与大家拉发展,与党员干部谈心,既听闲话,也听真话,既看白眼,也看群众脱贫致富期待的目光。晚上,她积极学政策找对策,对照上级扶贫政策,模拟制定学城村精准脱贫的工作方案,她一项一项认真匹配,之后,又一个一个纠偏纠正。至今已整整记录了4本800页的扶贫日记,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了学城村脱贫的轨迹、发展的路径。为了增强村两委的带动力,把党支部打造成牢不可破的战斗堡垒,她积极寻求派驻单位领导的支持,促成学城村党支部与长清区纪委监委一支部结成帮扶对子,紧紧围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一主题,并结合纪检前哨示范村开展活动。邀请区纪委刘广东书记为支部党员讲党课,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展开讨论,在党员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不懈努力,她带领的学城村党支部被区委授予“长清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了活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杨书记聘请山东艺术学院的老师,亲自开车把她们接到村里担任辅导员,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参加各种文艺培训,带动群众跳广场舞,广泛地开展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通过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和文化站的帮助,村里文化活动室藏书达2000余册。2019年,学城村被区文化和旅游局推荐为济南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配备1万元的服装和1万元的音乐器材。

    二、抓牢项目支撑,做实里子,做足面子,里外翻新。一是积极争取水利工程项目。争取上级60万元塘坝治理资金,拓宽河道,清淤水道,建成了储水塘坝,灌溉农田100余亩,彻底改变了农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局面,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双泉镇的“小都江堰”。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内的道路因年久失修,多处塌陷,路面坑洼不平,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筹集资金5万余元,筑牢路基,夯实坍塌的坝堰,并安装21盏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多方筹措资金50余万元,且利用户户通项目,对巷道硬化,对路面绿化,建起党建墙、文化一条街,翻新“里子”,打造“面子”,提升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精气神,增强了群众发展的获得感。三是做好产业项目支撑。带领群众利用闲置的荒山资源,整理出50余亩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每年村集体可增收9万余元。利用专项扶贫资金40万元,建设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收6万元。投资16万元,建成牡丹苗、五角枫树苗园林项目,已收入11万余元。稳稳地实现了村集体脱贫摘帽,焕发了村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确保贫困户精准脱贫。对全村17户贫困户均落实了2-5项扶贫政策,给13户贫困户落实了孝善基金及公益岗位,兜底保障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对因病致贫的17户贫困户全部办理了慢病帮扶,为贫困户朱俊荣、顾大金、李汉文等进行危房改造,给李同治解决大病救助3000元;为贫困户昌学生的孩子申请上大学助学金9000元,为李宪治、李修治、李东治办理了低保转五保。确保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

    三、抓实工作基础,做强自身,打牢根基,里外过硬。两年多来,杨书记从长清到学城村,从学城村到长清,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往返70公里,从不知疲倦,更不知劳累。无论大事小情,她都坚持一跟到底,一抓到底,生怕一松劲,耽误了工作。先后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室、文化健身广场、卫生室。每当为村集体办成一件事,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事,她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一是拼命干。2018年7月,她亲自开车带领9名村干部到淄博考察猕猴桃种植项目,在高速路上正行驶中,天气突然骤变,倾盆大雨阻挡了前行视线,路上的交通标志线一片模糊,大雨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但为了群众的致富信息,依然冒雨前行,成功引进猕猴桃种植技术,取回致富真经,被群众亲切称为“拼命三娘”。二是干净干。她既坚持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又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村两委、村民为了感谢她,专门送给她的本地鸡、小米、地瓜等农产品,都被她婉言谢绝。侠女自有柔情。自她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雨天雪地,都坚持到村里上班,家中公婆两位老人都有重病,她只能利用一早一晚、周末时间去陪护照顾老人,但她却从无怨言。三是盯上干。自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书记又变成了疫情防控一线指挥员,从早忙到晚,在她的带领下,与村干部、党员、群众,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在她的倡议下,党员李汉文、昌光华等自愿到检查站值班,张敏、李政文、李燕等纷纷捐赠防疫物资和现金。她除了正常的捐款之外,还自费为村里检查站值班人员购买牛奶、方便面、茶叶等,为疫情防控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驻村以来,她努力实现了贫穷落后的村集体,从无任何收入到年纯收入18万元的脱贫致富,解决了17户40人贫困群众的完全脱贫。近年来,她所在的村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卫生村”、“红旗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等奖”“长清区‘四德工程’建设村居一等奖”“村级工作标兵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学城村党支部被区委授予“长清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长清区第一书记总支部列为全区119个贫困村中首批30个第一书记示范村其中之一,被重点创建、打造,带动其他贫困村比学赶超、全面提升。2019年2月,杨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9年3月,被区妇联授予“最美孝老家庭”称号;2019年10月,被市纪委监委市人社局授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2020年1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乡村振兴先进工作者”和“驻村第一书记先进工作者”。

    和学城村共同学习

    与干部群众栽培猕猴桃技术

    冒雨查看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在党的生日共同宣誓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