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李志娟:大山深处的种子使者
    33
    0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境内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

      北川县资源丰富,境内的土壤酸碱度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复杂的地形也给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作为当地普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种子管理站工作近10年的李志娟深知责任重大。刚刚休完产假的她就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不顾烈日炎炎、雨天泥泞,深入田间地头、深山老林开展工作,为北川县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野外调研之前,为收集到更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和资源样品,李志娟除了到各相关部门查阅资料外,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各书店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对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后,她带领团队开始了普查工作。仅4个多月时间,走访了19个乡镇、1000余人,收到有价值的线索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培训会议4次,拍摄照片1000余张。

      为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李志娟把北川所辖19个乡镇按照青片河、白草河、通口河、安昌河和平通河5个流域,分重点乡镇绘制成一张“调查网”,走访、拍照、收集信息,节约了不少人力物力。

      按照行动要求,北川县要在5—12月间完成实施方案编制、19个普查乡镇技术培训、全面开展普查收集工作、完成普查报告等一系列系统性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李志娟紧锣密鼓推进工作,拟定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推进方案》,聘请农业农村局退休高级农艺师3人为技术人员,由种子管理站牵头组建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团队,设办公室主任1人、技术负责人1人、内业资料员2人、外业采样员3人、乡(镇)调查员若干,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

      普查行动开展至今,普查队对全县进行了全覆盖的摸底调查,从重点调查点采集资源中,筛选上报北川苔子茶老茶树等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种质资源68份,并配合四川省农科院开展系统调查采集资源115份。


    1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