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生态搬迁要“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14
    0

      走进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高峰新村,59栋颇具黎族特色的联排两层小楼让人羡慕,旁边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共享农庄开业后,村里又将多一份稳定的集体收入。

      “住新房,奔新途,搬出大山天地宽。”高峰村第一书记古海明告诉记者,高峰村的变化要从几年前实行生态搬迁机制说起。

      高峰村,原来地处鹦哥岭腹地,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2015年,白沙启动高峰村首轮生态搬迁工作。2018年,海南省试点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了保证热带雨林实施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位于热带雨林公园最核心区域的高峰村进行了第二轮生态搬迁,也是海南首个实施整村生态搬迁的村庄。

      为了能够让村民搬得出,古海明介绍,除了政府出资为每家盖起两层楼房外,白沙还探索生态搬迁土地处置新机制,以高峰老村的7600亩集体土地与白沙农场的5480亩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当地政府根据协议,按照每人10亩的补偿标准,在新村附近提供给村民土地,用来发展橡胶产业,并提供相应林地、耕地的补偿。

      2020年年底,高峰新村迎来了搬出深山的118户498名村民。山上山下,大不一样。高峰老村距离白沙县城60公里,深处鹦哥岭腹地,往返一趟县城要3个多小时。村民要么靠山吃山,要么远离家乡找出路。而高峰新村距离县城仅3公里,毗邻县重点项目茶园小镇,为今后农旅结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搬新家、住新房,这是大好事,但要想村民留得住必须靠产业。”古海明介绍,2020年在白沙县政府支持下,通过村企合作建设了160亩菌菇大棚种植竹笋,引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带领村民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村委会就拿到18万元分红。

      除了产业分红,到菌菇基地务工也是高峰村村民的稳定收入之一。古海明给记者介绍,“每天干足8个小时,工资至少120元,还有餐补。基地每年的劳务支出在100万元以上,多数是村里和周边的村民挣了。”

      2022年下半年,在原先种植竹荪的基础上,高峰村又开始尝试菌菜轮作种植虎奶菇。得益于白沙良好的自然环境,虎奶菇这一对生长环境尤为“挑剔”的菌菇,不仅试种成功,而且实现了丰产丰收。“菌菜轮作,既能让土壤实现生态修复,也能实现一地多收。”古海明说。

      “今年9月,高峰村利用新村规划预留的集体建设用地合作建设的共享农庄即将开门迎客,到时候村民的集体收入又将有了新的来源。”古海明直言,高峰新村是个好地方,集区位、产业、人流优势于一体,用好共享农庄这一平台,村民将在家门口吃好“旅游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古海明说,高峰村将以白沙“百企联百村”行动为契机,深化村企联建,推动村企融合,努力构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乡村振兴共建共赢格局,让搬出大山的村民获更多生态红利,真正实现搬出来能致富。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