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20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一次全国两会到安徽代表团审议、一次重要回信,对安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在全面建设农业强国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建设农业强省,安徽有基础、有信心。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农产品产区,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安徽省“三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粮食产能持续提升、农民增收进位明显、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批试点任务,探索实施了“大托管”等一批原创性改革,“三农”领域许多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建设农业强省,安徽有潜力、有条件。对照农业强国“五个强”的目标要求,安徽还存在粮食单产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等问题,这也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潜力所在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近年来,安徽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完全有能力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农业强省,就是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和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下功夫,坚决扛起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使命担当。

      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是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安徽是粮食主产省,2022年粮食总产达820.02亿斤,稳居全国第4位,是全国仅有的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总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作出了安徽贡献。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首先要心系头等大事,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响应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通过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和智慧农业有机融合,健全种粮主体收益保障、耕地用途管控、产粮大县振兴等支持政策和长效机制,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种业强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利用和精准鉴定评价,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库;整合全省育种优势力量,搭建高能级研发平台,提升育种研发能力,培育壮大种业优势企业,加快合肥“种业之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突破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农机,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把实验室的“盆景”变为江淮大地的“风景”,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水平。

      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是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命脉。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等多功能性,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安徽现代种养业在全国具有重要位次,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带来了新机遇。安徽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充分利用皖北地区农作物秸秆量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序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延伸肉牛产业链条,推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增值。深化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粮食主产区下沉,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发展,向中心乡镇和物流节点聚集,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中,促进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徽”字号高端农业品牌。发展徽派预制菜,凸显徽派食品和“皖美农品”价值。推动农产品流通业提档升级,确保产得优、卖得出、能挣钱。

      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是满足江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安徽人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持续提高,对农业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的需求显著增强。安徽是农业大省,有2543万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加快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才能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拥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和美乡村。聚焦“五个振兴”,建设一批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打造一批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建设和发展提档升级、比学赶超,加快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新格局,让江淮大地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为中国农村改革贡献“安徽方案”。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持续深化新阶段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把握好改革的时度效,坚守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实施“大托管”,积极贡献农村改革的“安徽智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经验”,让一切难题在改革中得到破解,让一切举措在落实中见到效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张庆亮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