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红色资源激活兴村动能
    27
    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朝鲜族乡红旗村是一个抗联文化深厚的红色村,域内有孙成有烈士陵园、抗联主题陈列馆、东北抗联教导旅纪念广场等红色资源。

      如何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实现产业兴旺、强村富民,是当地党委和政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红旗村依托村内红色资源,通过实践“红色+文化”“红色+产业”“红色+农旅”行动,培塑红色党建品牌,提升村级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文旅突破、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文化”打造铸魂育人的“活课堂”

      走进红旗村抗联主题陈列馆,一张张照片讲述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游客在聆听的同时,也感受着那段峥嵘岁月。

      西安区委、区政府以红旗村红色资源为打造重点,以守护“红色根脉”为建设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提升红色文化底蕴,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结合当地村情和旅客需求,我们相继研究推出了定制化教育产品、精细化研学路线,开发体验性高、互动性强的红色旅游项目。新打造户外拓展训练营,涵盖了少年儿童、成人、民兵等多类拓展训练项目。”海南朝鲜族乡党委书记张晓冬说。

      红旗村创新设置以“忆抗联英烈建卓越功勋”为主题的“空降小分队”“虎口拔牙”“设宴歼敌”等主题党课,以及眼观、耳听、歌颂、步行、身历、口传、心品、演绎“八个一”体验式教学课程。新颖的教育方式和红色文化呈现形式,让这里成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加油站”。

      “自从设置了互动式的教学课程,我们村已经接待了5000余名党员、游客、学生。”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丁德强说。

      2023年夏天,围绕“馆、院、道、桥、园、亭、雕”实行同步“新建+修复”的发展思路,红旗村将整村红色元素进行提档升级,新建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证陈列馆、牡丹江解放纪念碑、“抗联支部”特色小院,沿山脊处重新铺设东西山环线式条石步道,自筹资金进行重点道路硬化升级,对原有“抗联路”步栈道和烈士陵园进行修复,依托西山修建“抗联瞭望亭”,还建成了东北地区最大的抗联主题群雕。

      “基础设施整体改造提升,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让他们能够真正学得入心、玩得开心。”丁德强说。

      “红色+产业”打造资源赋能的“聚宝盆”

      曾经的红旗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坐拥丰富的红色资源,却望天吃饭。如何带领群众畅通乡村“富美”之路,成为摆在丁德强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3年,西安区委、区政府利用牡海城际公路交通便利、多村聚集的有利优势,组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和乡村旅游休闲带“三带”党建联盟,为红旗村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开出了一剂“良方”。“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得到了全村上下的一致认可。

      “乡亲们,要想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我们必须坚持‘村村联动、抱团取暖、错位发展’的理念不动摇。”丁德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说。经过集体研究,红旗村党支部作出了“筑巢引凤”的决定,党员带领村民修建水平梯田、灌溉水井,为招引项目做足了前期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流域治理项目、“中兴-红旗”乡道修复项目、鸭稻田示范基地项目、植保无人机项目相继落地,为红旗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民真正看到了致富希望。

      现在的红旗村,百亩“沙棘坡”景区年产沙棘80吨,既是来访游客的观光区,又是徒步旅客的驻足区;全力推动有机向生态转变,在建好北纯杂粮谷产业园的基础上,依托省级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区优势,引进数字农场,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全市首个生态观光杂粮种植基地;搭建有机食品销售平台,引进无人售货机项目,打破场景、货物、人企“三个界线”,让游客体验“无界零售”。

      “过去只顾埋头种地,现在要抬头看市场,新技术也要跟得上,不换代不行。”丁德强说,“要推动原粮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红旗村依托“北纯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成立的杂粮深加工研发中心,开发即食杂粮发糕、曲奇杂粮饼干、五谷杂粮营养粉等系列有机旅游食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该村还进一步畅通有机旅游食品上行渠道,推进“网红”经济和红旗电商村建设,推动扩量升级。

      “红色+农旅”打造强村富民的“样板村”

      每年的5月是红旗村千亩梨花的盛花期,梨花如雪、香气扑鼻。红旗村家家户户都在山坡地种植梨树,经过多年的积累,漫山遍野都是梨树。望着这成片的梨树,丁德强思考:“怎么才能让游客在我们村停下来呢?”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红旗村开始将发展目光投向了文旅产业。首先从梨花上做文章,自2014年以来,红旗村相继举办了梨花节、丰收节、采摘节,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声名远播。

      “这几年游客逐渐增多了,也给我种植梨树带来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种植面积也从当年的30多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亩,收入也从过去的几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0万元。”村民刘发良笑着说。

      红旗村以民俗文化为核心要素,突出乡村生活体验,精心培育乡村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打造开放式抗联主题餐厅、露营烧烤区和系列特色农家乐,游客通过参与体验活动,感知农业农村文化,既能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又能满足精神需求。

      今天的红旗村,年接待游客已经突破8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也从过去的不足5万元,到现在的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近1万元,真正实现了让历史活起来、村庄火起来、村民富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红色美丽村庄的实践成果,以创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为契机,借助牡海城际‘三带’党建联盟平台载体,围绕中兴‘民俗游’、红旗‘红色游’、红星‘康养游’等特色村落发展,做深做细‘点、线、面’结合文章,村村联合、抱团发展,真正让牡海沿线‘红’起来、‘美’起来、‘火’起来。”西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涛说。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