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胡萝卜“链”上致富“快车道”
    26
    0

      “轰隆、轰隆……”农田里农机轰鸣,农机手驾驶播种机,在田间忙碌穿梭着,均匀地播下种子,一道道地垄卷土翻出,一条条滴灌带跟着播种机铺设延展。时下,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开始了新一轮的胡萝卜种植。

      新城镇泥沟村胡萝卜清洗车间清洗现场 马维康摄

      王兴荣是村里人尽皆知的胡萝卜种植大户,也是公认的“土专家”,种植胡萝卜近20年。能吃苦又对市场行情敏锐的他,像往年一样合理安排种植模式和时间。“引进胡萝卜播种机后,种植管理更加方便了,村上还免费发放了种子和化肥,成本一下子降低了。”说到胡萝卜,王兴荣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种了10亩,效益好着了!”近两年,胡萝卜均价保持在每斤1元,亩均产出5500公斤,效益十分可观。火红的胡萝卜,让王兴荣的钱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泥沟村,像王兴荣这样种胡萝卜的农户还有很多。

      “嘉峪关泥沟胡萝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过多年的深耕,胡萝卜产业根基不断夯实。”泥沟村党支部书记茹慧萍介绍,近年来,泥沟村围绕胡萝卜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持续做大做强胡萝卜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顺应民需、展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效推动村民致富进入“快车道”。

      目前,泥沟村建成胡萝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300平方米胡萝卜清洗车间1座,引进胡萝卜气吸式播种机1台。2023年,泥沟村与酒泉盛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胡萝卜种植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联合市农技推广站组织召开新品种示范项目推进会4次,通过“头雁”企业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了泥沟村胡萝卜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商品化水平。泥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胡萝卜种植、清洗、包装、销售,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积累,每年增收约5万元。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合作社带动农户务工200余人次,增加农户务工收入约20万元。

      胡萝卜种植面积大了,销售是个难题。4月中旬,泥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向种植户免费发放胡萝卜种子200余亩近400罐、复合肥200余袋,共计价值5万余元,惠及群众50余户。这下,村民不担心种子化肥的事了,但他们私下嘀咕起来:“种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大家都想扩大种植面积,又担心销售难。”泥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李永文说,这也是村“两委”的顾虑,卖不出钱,会伤了农户的心。为推进消费帮扶,泥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发动帮扶单位力量,每个季度开展1次“以购代扶”帮扶活动,为农户“吆喝带货”,解决胡萝卜销路窄、销售难等问题。

      销售难题解决了,村民种植胡萝卜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今年,我们将统筹帮扶单位职能优势,和村‘两委’协同发力,继续引进龙头企业,以酒泉盛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的模式,流转部分土地由企业引导种植,再动员农户种植,持续在保稳定、增效益方面下功夫,全村胡萝卜种植面积力争实现400亩,进一步提高泥沟胡萝卜市场竞争力和效益。”李永文介绍,目前,村里正积极联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第三方商标注册指导机构,就“嘉峪关泥沟胡萝卜”申请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进行磋商。

      通讯员 马维康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