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当下中国农村,到底谁在种地?谁能救活中国农业?
    123184
    0

    70后“不愿种地”

    80后“不会种地”

    90后“不提种地 ”


    这绝不是人们的调侃与玩笑,而是现实中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留在村里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而孩子们都到城里打工了。以后谁来种地?十几亿中国人粮食从哪里来?


    01
    谁在种地



    根据2017年对河南、山东两个农业大县的调查发现,农村55岁以下的基本不种地,不想种,也不会种。


    皮肤黝黑,青筋突出。这是张文明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很符合大多数人对于农民的印象。没错,他就是河南省司寨乡平陵村的一名农民。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没有打击到张文明,“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但这位65岁的庄稼人却有自己的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



    而平陵村的另一位74岁的村民李成,前年做完手术后才不再下地,12亩承包田交给儿子李文献,他说:“不是儿子想种,是他身体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没啥手艺,只能在家种田。”


    平陵村共有550户人,4900亩地,村长坦言:“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这样的情况还是在河南豫北农村平原地区,如果走进南太行山,到山西等山区的梯田里看看,那就又是另一种景象了。整坡的梯田里看不到几个人干活,而且还有不少地撂荒不种了。


    谁在种地?这个社会谁还想去种地?种地似乎变成一种“没有能力”才会选择的生存方式。




    02
    谁能种好地?



    现在农业的经营模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规模化经营,一种是个体农户经营,从粮食单产水平看,普通农户并不比规模经营主体低。“一家一户精耕细作,大户、企业很难做到。”某专家如是说,虽然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但浇地、打药等不少活还要人工,比方说机播断线,补苗能不能补够,浇水能不能浇到,农民种自家的地,肯定比给别人干用心。



    然而,现代农业不能光看产量,更要看质量,看发展后劲。普通农户连年高产丰收背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


    “地越种越馋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难减下来。”延津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郭培荣说,现在推广科学施肥,一亩小麦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农户怕施肥少了,产量上不来,往往要上50斤。


    “现在种地轻松多了,但技术要求更高了,靠老把式恐怕难跟得上。”郭培荣认为。


    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于是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新兴主体的困惑有调查发现,粮食价格的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头就随之出现了。河南新乡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转的速度也放缓了许多。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



    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到现在,一说是种地的来贷款,银行几乎都不放贷。 如此一来,合作社运营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实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


    如果是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种地想挣钱?基本不可能。 然而,这些问题和结构调整比起来都不是大问题:小麦收完了种什么?某些方面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原本要种的品种如果不能种了,农机成本又如何解决? 问题总是解决了一个,就又来了一个。


    综上所说,无论个人农户还是规模化经营,做起农业似乎都有过去的坎儿,那谁能种好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亿农民、几千年种植历史的农业大国,你说哪个搞农业的不会种地呢?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农民不知道种地,而是农民不知道农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农业缺少一份信心,只有给足了种地人的信心,中国才能培养一批真正“会种地,敢种地”的人。




    培养这份“信心”要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做农业,一要政策通,二要信息灵,三要技术精。其中,政策补贴是最受农民关注的部分。种不种地都可以拿、发放不够及时、数额有不足等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想解决补贴的问题,首先要在制度层面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除了政府方面,新型主体也要面向市场,更大地发挥自主性。 说到底,只有想尽办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过得体面,才能有人愿意种地,才能种好地。




    03
    土地当不当流转?



    虽然土地流转偶尔遇冷,但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但是要讲究顺其自然,要适度。据延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罗鹏介绍,土地流转要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 但是,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经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 


    当然,土地流转也不是唯一规模经营的方式。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也可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04
    流转的土地值钱吗?



    由于的经济价值不同,土地流转价格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一般都是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农村的土地价格会高。对于大部分流转的价格,普遍存在的合理价在500-1500之间。


    1.土地市场价格平均较高省份


    上海、北京、天津、河南这些省份都是土地流转较高的地区,其中最高的属于上海,毕竟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水田最高的价格根据土流网数据显示,黄浦区达到3800元/亩,最低的闵行区也有2800元/亩,旱田在820-720/亩区间:北京水田在2500-2040元/亩,旱地在1800-1060/亩l;天津和河南市场差不多,天津水田1580-510元/亩,旱地660-600元/亩。


    来自土流网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仅供参考)


    2.中等省份


    湖南、江西、黑龙江、广东等省份2017年土地流转面积相比五年前增加了40%-50%左右。这些地方土地价格处于居中,具体数据可以去土流网自行查询。


    来自土流网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仅供参考)


    3.较低省份


    西藏、宁夏、青海、内蒙这些地区普遍土地市场价格低,属于不易开发、偏远地区所以导致土地的经济价值低,普遍都是在水田700-400元/亩,旱田更低基本在500-200元/亩。



    来自土流网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仅供参考)



    05
    如何申请土地规模化经营补贴?


    对于咱普通种植户来说,想赚钱,最需要的是抓住政策。但是,国家政策在不断变化,补贴项目也在不停的变。各省市县情况不同,各种补贴的对象、要求、标准也各有不同,让很多种植户很苦恼!


    如何申请补贴?


    所以,普通的农业经营者,最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能拿什么补贴?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不懂就打12316涉农服务热线进行咨询。例如:


    ①拨打12316;

    ②根据语音提示,找人工服务;

    ③我是这么问的:我是某某区的(一定要说清楚你是哪个县哪个村),是个体农户(合作社就说合作社,这个身份也要说清楚);

    ④接下来要问有什么相关的种植、养殖类补贴:如种粮食、种蔬菜、养猪、养牛;

    ⑤补贴的申请要求、申请方式。


    问完之后,心里也有谱了,再去找村大队或者相关部门,进一步咨询。



    怎样提高申报成功率?


    在规模化经营这块,南方地区一般规模超过30亩,北方地区一般规模超过50亩就可以申请,补贴额度大概在40-100元/亩。


    1.申报材料结合本地,突出带动性


    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要规范,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项目申报之初,就要从人员安排、文件解读、规划计划、机构对接、资质等都安排好。


    2.多找政府,加强沟通


    补贴类都是"先建后补,先干后奖",所以,越是要提前立项给政府报告,项目实施过程要汇报。


    (来源丨话说乡村振兴  )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