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乡村经济

    夯实民生之本 书写幸福答卷 ——湘潭民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乡村经济

    2023-12-30 18:56:43

    15 0

    夯实民生之本 书写幸福答卷 ——湘潭民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1月29日,全市首届老年消费节暨养老服务推介会成功举办。

    夯实民生之本 书写幸福答卷 ——湘潭民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5月29-30日,全市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大演练、大培训。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常念民之所忧,立行民之所盼。“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透纸背。

    回望2023年,湘潭市民政局把握和落实“发展六仗”要求,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建设暖心民政,不断夯实兜牢民生底线、优化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的基础,争创一流、奋勇争先,努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在肩 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兜牢民生底线是民政天大的事,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是国家的大事和自己的家事。”湘潭市民政局负责人说。

    “只要把住院材料和病历交到社区,其余的事情他们都帮我办了,从今年1月起,每个月提标的钱都准时到位了。”雨湖区城正街街道三义井社区的杨先生因病失去工作能力,今年是他获批低保的第二年,标准每月提高至650元。杨先生今年48岁,2021年9月他被确诊白血病后,无法工作,需要长期治疗。“今年提标了,社区马上就通知我去交资料,很快就办好了。”今年来,湘潭市民政局紧紧围绕省、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将城乡低保、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全面提高,共发放资金4.18亿元,近7万低保、残疾、孤儿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残疾人和流浪救助工作,也是民生兜底保障的重要一环。岳塘区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中心建成运营,填补了我市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空白,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借鉴;打通精神障碍患者“医”“康”循环梗阻,建成运营6个专业社区康复服务机构,服务6000余人次,精神障碍患者致残率和复发率显著降低;持续提升流浪救助水平,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活动,开展流浪救助 6372人次,保障流浪乞讨者基本生活。

    使命在心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

    9月,湘乡市福利中心失能护理院投入使用,40多名集中供养失能人员住进了功能全、设施好、服务优的“新居”。“吃饭有人送,上厕有人帮,房间有空调、电视,跟住宾馆一样。”74岁的唐国华开心地对前来探望的亲友说。唐国华是湘乡市栗山镇永安村村民,从小因肌肉萎缩导致双腿不能行走,独居农村老家生活不能自理,搬入失能护理院后,生活得到妥善照顾。

    今年,我市新增了护理型床位200张,湘乡市福利院和韶山市韶山乡敬老院各完成100张护理型床位建设。项目启动之后,湘乡市福利中心院内的老年养护楼改造为失能护理院,且配备了4间活动和康复功能用房、医务室以及1间大型餐厅和厨房。

    这项实事工程不仅让失能特困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还丰富了各项康复、文娱等多元服务,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照护能力。

    雨湖区先锋街道先锋敬老院也在今年改造一新。先锋敬老院已建成35年,过去,敬老院房屋破旧,基础设施简陋,集中供养率低。现在,这里不仅建起了休息亭、绘制了文化墙,还加装了电梯、添置了消防水池、燃气灶自动熄火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我市筹集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市16所农村敬老院进行安防提质建设。截至9月底,上述敬老院的安防提质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实现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清零”,在全省率先完成养老机构消防审验达标工作。

    “现在我和婆婆子两个人都享受了适老化改造的红利,我们的崽女和兄弟姐妹都放心了。”68岁的胡清华因小儿麻痹终身残疾,行动不便,而70岁的老伴朱海林几年前也中了风,老两口连上个厕所都相当困难。原本胡清华夫妇想借几万块钱改造厕所,没想到今年夏天,民政部门就派人对胡清华的家进行适老化改造,厕所内焕然一新,原来较高的台阶改矮了许多,地砖改成了防滑的,蹲便器和坐便器一应俱全。

    像胡清华一样享受到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今年共有1520户,每户政府补贴4000元,该项改造连续开展7年以来,初步形成了“政府抓主导、企业担主力、居民唱主角”的适老化改造格局,解决了特殊困难老人最实际居住环境问题,让养老服务更有“质感”。

    湘潭老龄化率在全省排第三位,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关系着千家万户,是湘潭市民关心关切的民生大事,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省委书记沈晓明现场调研并高度肯定湘潭“医疗+养老”模式,对市民政局参与制定的《湖南省长期照护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肯定批示;市委书记刘志仁,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5次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推动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和体系建设。

    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专项规划,发布《湘潭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以“真金白银”的惠民举措,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紧接着,民政部门又成功举办首届老年消费节暨养老服务推介会,派发50万元消费券,近50家涉老机构、市场主体和服务商现场展示养老工作成果,促进老年消费。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儿童福利体系也持续完善。今年上半年,由市民政局指导,湘潭兴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莲’动花骨朵·护航青少年”之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巡回团辅活动陆续开展15期,从心理健康方面破解关爱困境、留守儿童的时代难题。活动中,安排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士,为遍布在湘潭县和湘乡市15个偏远村的257名困境、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巡回团辅。

    市本级及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提质改造、明确专人,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职责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如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面向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了“莲心向未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及“感恩生命中有你”“党建引领 护航成长”“不负好春光 筑梦心旅程”等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关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活动741场次,走访慰问9049人次,提升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除此之外,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70个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压实了儿童保护责任,让祖国的花朵共同沐浴在阳光下。

    担当在行 谱写基层善治崭新篇章

    群众的“急难愁盼”,加速了民政的“走找想促”。紧紧围绕群众的问题清单,全市民政系统梳理制定了年度工作清单,书写了一份“高效、平安、便捷、温暖”的民政答卷。

    3月起,市民政局联合住建、文旅广体、教育、邮政等多个部门,围绕小标识、小便利、小修缮、小安防、小场所开展小区生活设施“五小”改造。

    “现在快递、美团小哥再也不需要天天来这里问楼栋和门牌号了。”雨湖区广场街道红旗小区华文商行老板李育红说。今年全市共补齐楼栋编码4862块,老旧小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了。岳塘区霞光社区为老服务“小场所”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相结合,进一步整合了项目资源,拓展了服务功能;岳塘区宝塔街道湖湘社区后湾小区“小场所”已建设完毕,还增设书籍及学习用品,为中小学生提供阅读、学习场地。

    “五小”改造项目只是民政便民惠民,优化高效能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关注百姓身边事,服务提质上台阶。

    5月20日,雨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携手万楼·青年码头,在万楼景区打造湖南首个古楼婚姻登记中心,从12月开始,该登记点还推出周六“不打烊”服务,让婚姻登记更便民。今年,湘潭市探索“婚登+文旅+福彩”新模式,指导各县市区打造了韶山火车站“东方红”号和万楼景区等特色结婚登记点,带动文旅业态更新。为引领婚俗新风尚,成功举办湖南省第五届“国潮”婚礼,110对新人在韶山共缔山盟之誓、白首之约。

    2023年,我市殡葬改革步伐坚实。民政部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基本殡葬需求。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为1670人次减免费用298.88万元,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开展殡葬突出问题整治,整治493座硬化大墓和活人墓,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为减轻基层负担,今年市民政局推动村级组织清理不合理不规范挂牌6145块,压减证明事项53项。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服务大局方面同样成效明显,全年发展社区社会组织5726个,围绕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开展活动1.8万场,满足了基层和居民多元化需求。市民政局动员社会组织建成60间“四个小屋”,以小切口助力乡村振兴。值得一提的是,“三策”强“三力” 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大能量”工作经验获民政部推介。

    公益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指向标。2023年,我市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慈善(基金会)募集款物921.8万元,4万余人受益。推动开展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困难群众3.4万余人次。“湘潭市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专项基金”对除享受离休待遇外、户籍在湘潭市的幸存抗战老兵进行抢救性援助,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援助金和精神抚慰并重的立体关怀,直至所有幸存抗战老兵全部终老为止。

    ……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惠民举措,一桩桩民生实事,是湘潭市民政局不断升温的“保障力度”和“民生温度”。湘潭市民政局将坚决兜准兜牢兜好民生底线,构建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打造贴心暖心顺心的基本社会服务,为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通讯员  吴珊 杨柳盎)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1

    • 文章

      7

    • UID

      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