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湖北两会丨湖北向“新”疾行,代表委员解锁产业转型升级密码

    地方资讯

    2024-02-01 17:20:23

    8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武汉报道

    1月30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作政府工作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集合注意到,“打好产业转型攻坚战,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成湖北省2023年高质量发展答卷中的亮点、2024年工作部署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湖北省“光芯屏端网”营收达8470亿元、汽车制造与服务业营收达8520亿元、大健康产业营收达8810亿元,目标2024年均迈向万亿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软件产业占中部六省的44%,目标2024年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此外,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将是湖北省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数化湖北”行动,推进算力存力运力倍增等。

    2024年,湖北省如何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从而完成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的目标?诸多代表委员们提出建议。

    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

    当前,湖北省正着力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及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

    湖北省政协委员、烽火通信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军表示,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确走在行业前列,但仍存在领军企业规模亟待提升、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不够、叫得响的品牌偏少等问题。因此,曾军建议,湖北省应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规模影响力、成果转化力、品牌影响力。

    具体来看,曾军指出,湖北省政府应牵引企业和高校对接,适当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科研项目的评审评估中,制定合理的专利许可费标准,推动技术论文转化为可实用的产品;在人才培养上,建议政府加大行业知识科普力度、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并重,统筹指导校企合作人才专项等。

    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实现优势产业跃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措施,需要让现有优势产业插上新技术翅膀,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产品迭代升级,寻找到更多应用场景,从而扩大规模。”

    在汽车产业方面,湖北省人大代表、集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表示,湖北省应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大模型技术上车。“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推出,数字经济时代正从互联网+加速过渡到智能+,大模型成为推动智能汽车深刻变革的重要变量之一,这一变革将智能汽车引向汽车机器人时代。”

    夏一平建议,湖北省要增加专项扶持资金,通过研发奖励、投资补贴、技术应用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应用大模型技术上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湖北省人大代表、路特斯汽车全球智能工厂副总经理余嵘指出,如何稳定供应链,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圈成湖北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议题。余嵘建议,在省内搭建起“汽车产业供应商就近对接平台”,让落户企业了解本地上下游优势,重点将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北斗等湖北优势产业企业,纳入供需对接平台,并对车企使用本地供应链予以奖励。

    此外,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也成本届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曾军指出,湖北省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汽车芯片仍是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低,自主研发难度高、代价大;汽车芯片产业链配套不足,需求侧、供应侧还未有效拉通等。

    因此,曾军建议湖北省政府以“光车联动”为总体思路,牵引车谷充分发挥自身汽车产业优势,与国内芯片企业密切对接,将汽车功能需求深度有效地传导到芯片设计生产等全流程;鼓励整车企业制定实施供应链战略伙伴计划,与芯片企业在测试、采购等层面深度合作,形成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牵引光谷充分发挥自身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鼓励企业突破汽车芯片核心关键IP、设计、工艺,加快车规芯片的研发量产等。

    而作为湖北大健康产业重要生力军的中医药产业,正在积蓄产业发展势力,在全国崭露头角。湖北省政协委员、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建议,湖北可探索建设全国首个“中医药改革示范村”,建设内容包括道地中药材、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技术研发及转移转化平台、中医药文旅、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板块,具有开放式、聚焦性、科普性、实践性和复制性等特征。

    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刘松林则建议,推进湖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强紧密型县域中医共同体,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力打造标准数字化、数据一体化、服务智慧化的数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湖北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聚焦产出好药材、研发好中药、评价好疗效,促进中药产业链价值链循环畅通;加快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推进科技助力中医药事业产业转型升级等。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湖北省将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实施“数化湖北”行动,推进算力存力运力倍增,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拓展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培育数字经济标杆园区10个以上,新建无人工厂、数字孪生工厂等200家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对此,湖北省政协委员、郎星资本董事长倪朗表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的关键是发展好算力,但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相比,湖北省在算力中心建设方面还需加强。因此,倪朗建议,湖北省需尽快出台关于数化湖北、算力中心建设等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加入算力中心建设行列;出台实实在在针对算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建设专项基金、税收减免等。

    同时,倪朗指出,金融机构也需在壮大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发挥作用,瞄准小而精的企业,坚持投早投小投未来。“初创企业较难满足银行贷款风控指标,因此,民营资本需要与政府基金形成合力,组成股权类‘准精特新’基金,支持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发展。”

    “但在此过程中,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面临着信息差,需要弥合。”倪朗进一步建议,一是政府应起到引领作用,打通各职能部门信息壁垒,例如科技局、税务局、工商联等,从而让金融机构知晓企业具体情况,为投资做好判断;二是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会议沙龙,让金融机构与企业充分交流等。

    值得注意的是,管好用好数据资产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方面,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主任会计师梅佑轩指出,建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统计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对从事统计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既在国家统计局备案,又在财政部备案,实行双备案制,加强执业质量监管;鼓励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统计外包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一套表填报服务,减轻基层统计负担,提升统计专业水平,实现应统尽统,夯实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等。

    对于湖北省如何激活沉睡的数据,增强经济新动能,梅佑轩表示,建议湖北省政府充分用好注册会计师专业力量,鼓励在公共数据特许经营权或专营权授权有偿使用、数据交易税费、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对企业数据入表所发生的数据治理、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入表财务咨询或审计、数据资产评估等服务费用给予补贴;加快推进数据资产的宏观统计核算和微观会计核算,在全省范围开展数字经济普查调查等。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