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一座深山古村如何走上国际“C位”
    101
    0
    乡村消息。在温州的第三年,他从老乡那得知,篁岭正在搞房屋征迁。起初他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直到家里人告诉他“大变样了”,才将信将疑地回来,他看到——

      搬迁前的篁岭只有两个杂货铺,开发后则复原了近300米的“天街”,数十种业态云集的商铺人来人往;晒盘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交相辉映;晒楼外,远山梯田、天街古巷,错落有致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印象中荒芜贫瘠的家乡哪里还有踪影?

      听着吴向阳热情洋溢地描述篁岭新图景,曹钳松深受触动,决定回来加入运营团队。

      “我现在常有机会与各行各业的专家交流,还不时上营销口才课、旅游产品包装课等,思维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曹钳松说,2019年他在业界专家的点拨下抓准时机,请专业设计师改造自家安置房,开办的民宿当年收入就有40万元;去年9月,请教专家后他坚定信心,投入120万元用于民宿提升。今年开春后间间爆满,最贵的一间一天卖到了2000多元。

      民宿老板、公司副总、景区地方工作专员、物业经理……眼光一变,曹钳松渐渐学会了利用优势,盘活资源,打出一手“好牌”。“以前总想着外出寻觅机会,现在就想着怎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记者发现,在篁岭,通过发现资源里的商机,身兼数职的“斜杠”村民有很多:“晒秋大妈”江春花在晾晒农作物为游客打造美景之余,还做着自己的小生意,通过种皇菊、做小吃一年增收几万元;“乡村摄影师”曹加祥通过“出片”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自己开发了“旅游体验师”的新角色,为景区升级出谋划策以获取报酬;森林探险娱乐项目操作员曹日泉,同时经营着自家的民宿和农家乐……

      篁岭村党小组长曹进辉跟记者掰着指头统计,除了景区每年发放给村民的资源使用费外,19户居民有景区工资收入,15户居民有景区服务绩效工资收入,34户居民有餐饮、住宿、超市、旅游客运等旅游创业收入,27户居民有农业种植收入……

      “篁岭从来不是一个老板说了算的地方,在政府支持下,我们搭建平台、选好业态,任由其他业主和村民发挥。”吴向阳说,数年间,篁岭村从濒临消亡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至5万元以上,有的家庭靠参与旅游业年收入上百万元。

      村民不用出村,世界正朝他们走来。

      荷兰金德代克村、法国巴比松村、匈牙利鸦石村、浙江安吉鲁家村、陕西咸阳袁家村……近年来,篁岭先后举办了两届国际旅游名村村长峰会,并发起成立中国国际旅游名村联盟,吸引国内外近百个旅游名村加入。

      站在世界舞台上,吴向阳团队与篁岭村民正自信分享这些年摸索出的经验,为世界各地乡村提供借鉴。

      “三分靠资源,七分靠打拼。”长期研究篁岭的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邹勇文总结说,吴向阳与经营团队在保护好传统村落肌理与建筑风貌的前提下,以婺源特有的古村产权收购、搬迁安置及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等方式,将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也赋予传统村落新的时代内涵。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将篁岭打造成世界级最美古村。”和煦的阳光洒进窗棂,吴向阳坐在晒架旁,看着如织的游客在山间穿梭,信心更加坚定,“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是源头活水,只要善于挖掘与经营,传统村落定能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勃勃生机。”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