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安徽农业大学全力攻关“皖牛芯片”
    10
    0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前不久,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洪瑜副教授带领技术团队,顺利完成皖南牛(绩溪小黄牛)和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育肥及肉品质测定的采样工作。

      近年来,安徽农大聚力聚智服务支撑安徽肉牛振兴计划,建有国家中部地区畜禽基因库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校级平台,与企业共建2个肉牛产业研究院,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从肉牛遗传育种、肉牛高效繁殖、秸秆饲料化利用与精准营养等6个学科方向,瞄准肉牛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

      肉牛产业振兴,选育良种是基础。安徽农大聚焦地方牛资源保护与利用,主导皖东牛、江淮水牛等地方牛种资源的发现,培育皖北肉乳兼用黄牛新品系。制作和保存了5个国家级地方牛遗传材料2.47万份,“黑毛和牛”胚胎50余枚、皖东牛胚胎70多枚。为国家级种公牛站、肉牛核心育种场及保种场提供技术支撑,示范推广国外优秀种公牛冻精近10万头次、胚胎1500多枚,带动企业增收近1.5亿元。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建大建好建强团队,精准对接服务地方政府和肉牛企业,为我省肉牛振兴计划贡献更多的安农智慧和安农力量。”安徽农大党委书记张庆亮说。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