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菜如果你家乡也有,请及时重视,如今价值不菲,一斤10元
在农村的野外,有着很多的野生植物,在过去很多人对于这些野生植物都不太重视,觉得它们没什么价值,毕竟在野外随处可见,可如今随着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的兴起,很多原本不受人们重视的野生植物反而成了宝贝。野菜就是其中之一,以前的野菜只是穷苦的老百姓在吃不饱饭时,才会去采摘的一种食材,可如今不一样了,很多野菜由于味道了,营养高,成了市面上的特色蔬菜,往往在刚上那会,不仅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种山野菜在近几年就成为了野菜中的“上品”,很多人一到其生长的季节,就会满山的寻找这种野菜。因而这种野菜如果你家乡也有的话,请及时重视,如今价值不菲,一斤10元。很多朋友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什么野菜?其实这种野菜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听过它的大名,它就是“山苜楂”。山苜楂的学名叫做“长蕊石头花”,是石竹科石头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除了被叫做“山苜楂”之外,还被人们叫做“山麦楂”或者“蚂蚱菜”。这山苜楂主要可食用的部位是它的幼苗,也就是每年2、3月份时刚长出来的幼苗及嫩叶,采摘期很短,所以每年一到采摘季,很多农民朋友就会去山里满山寻找,抢着采摘,毕竟一旦过季了,就要再等一年了。在以前的时候,山苜楂就是山区老百姓救荒的野菜,而在近几年,山苜楂成了绿色无公害山野菜在城里畅销,特别是刚上市时,许多野菜成了市民的抢手货,每公斤售价达几十元,即使过了刚上市的时间,其价格也能保持在一斤10元左右。山苜楂之所有会受人们喜爱,主要在于它具有山野菜的特殊滋味和气味,食后有清新的感觉,味道也是十分的鲜美。此外,在现代研究还发现,山苜楂的营养价值也极为丰富,富含粗纤维、维生素C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同时还有着调节内分泌、助消化等食疗作用。在前几年的时候,山苜楂还被炒作过一段时间,有人说它是“山野珍蔬”,理由是山苜楂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只能生长在高山上、只产于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带、只生长在高山上是落叶小乔木等等。这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山苜楂在我国分布还是很广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其中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较为常见,多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山坡草地、灌丛、沙滩乱石间或海滨沙地,在岩石缝里也能生长。当然,说山苜楂是山野珍蔬也没问题,因为它和荠菜、蒲公英、马兰头等野菜相比,它的产量确实很少,而且采摘期也十分的短。采摘山苜楂最好的时机是在第二场春雨之后,这个时候的山苜楂正好从土壤里窜出了一大截,正是鲜嫩,也是最好吃的时候,等到了清明节前后,虽然还能吃,可味道就没那么好了,会有一点苦味,再之后就老了不能吃了。吃山苜楂最好的吃法有2种,一种是焯水之后直接凉拌,可以保留它那天然的清香味。二是做馅儿包饺子,在北方一些靠海的地区,人们用山苜楂做馅儿包饺子时,还会加入当地特产的蛤蜊、虾尾、海蛎子等,那味道真是好吃到让人忘不了。很快又要到山苜楂采摘的季节了,这种野菜如果你家乡也有,请及时重视,因为它如今价值不菲,若是没去山里采摘,而是到市场上去买得话,那么最少都要10元一斤,那就太不划算了。各位朋友,你们吃过山苜楂吗?你觉得它好吃吗?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