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城乡融合,南京农业展现新“丰”貌
    • A湛江新万利批发商行 2022-09-27 19:33 19:33
    27
    0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南京,希望的田野上,水稻已经抽穗,一个月后,全市各涉农区将会在收割机的轰鸣里,掀起丰收的浪潮。记者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继今年夏粮丰收之后,南京市秋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长势总体平稳,有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南京是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一产增加值占比不足2%,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南京市始终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绘就一幅幅美好“丰”景,扛稳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立足城乡融合发展,发挥独特优势,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粮食丰收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战略问题。南京虽然是粮食主销区,但落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要求须臾不放松。 

      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引起了全国不少区域干旱的发生,南京也不例外。“如果发生在传统农业时代,这么严重的大旱,不少地方的粮食肯定会颗粒无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南京市把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牢牢压实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下达专项资金补贴,持续加大翻水引水力度,想方设法稳住粮食产量,扭转局面,力夺秋粮丰收。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近年来,南京市落实最“硬核”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有土地,更要充分挖掘释放耕地潜能。南京市地形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为此,南京市建立完善“硬核”的基础设施,加大“吨良田”建设,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到“十四五”末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70%,让更多农田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业基础保障越来越完善,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南京市大力践行“藏粮于技”,完成“南粳46”水稻品种在南京的扩区工作,积极开展“宁香粳9号”的示范推介,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机器换人”,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97%,以技术迭代、装备升级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农业“丰”景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

      在南京,丰收的锣鼓是从9月中旬开始敲响的。9月16日起,南京市陆续开启了“农业嘉年华时间”。丰收节前后,全市各涉农区大约有十场活动,文艺演出、民俗体验、体育比赛、农产品展销……一系列丰富的节庆活动掀起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热潮,吸引市民走进乡村。 

      这是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农业独特“丰”景。作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节庆品牌,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兴起离不开南京市休闲农业起步早、增速快、后劲足的发展优势,把庞大的城市居民需求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3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5.8亿元,在南京市形成以休闲农业领跑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新趋势。 

      而早期的快速发展中,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传统休闲农业囿于“吃饭、打牌、钓鱼”,经营项目同质化成为发展瓶颈。南京市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形成了一批“休闲农业+”模式,在加法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休闲农业+教育”方面,南京市自2017年开始,率先打造青少年学农基地,培育了30家学农基地,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学农基地地方标准。 

      “休闲农业+体育”方面,开展南京市乡村特色体育基地建设,认定10家乡村特色体育基地,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入乡村,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集聚人气。 

      “休闲农业+都市农园”方面,引导相关主体推出了都市农园项目,招募市民在近郊农园认领土地耕种,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参观体验、学农教育等,拓展休闲农业多元功能,提升综合效益。目前项目运行仅4个多月时间已吸纳会员近200人,实现综合收入约150万元。 

      农村“丰”彩  全域美丽乡村展现新画卷

      美好“丰”景还在美丽乡村蔓延。作为丰收节期间的主要活动,今年南京农业嘉年华举办地从栖霞八卦洲转移到了江宁湖熟。记者获悉,未来还将根据需要定期更换举办场地,以品牌活动撬动更大范围休闲农业发展。而这个底气,正是来自南京市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的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美丽乡村1800多个,成功创建5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南京获得“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城市”称号,20多个村获得“中国最美乡村”等称号。通过点线面结合、差异化打造,使美丽乡村变“盆景”为“百花园”,从“一处美”到“处处靓”。 

      不仅要“外在美”,还要“内在美”。在美丽乡村,乡村民宿发展势头强劲。从城里回乡的龙尚村村民耿学梅,在自己家里做起了民宿。“村里变美了,外地人还跑来开酒店开民宿,也让我们对老家的未来有了信心。”

      据初步统计,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乡村民宿308家,共开展12个民宿村提档升级。据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数据,今年1—8月份,全市乡村民宿共计接待17万余人,实现总营收8433万元。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南京农村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农业新高地、美丽乡愁承载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农民幸福乐居地,展现乡村新“丰”貌。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