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这家机构依旧泰然处之

    地方资讯

    2023-12-23 19:46:35

    13 0


    THECAPITAL



    融资中国,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这家机构依旧泰然处之

    再石资本几乎是业内最早入局新能源赛道的投资机构。

    本文4418字,约6.3分钟

    来源|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2023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微发文,提醒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不要盲目冲动投资,称“光伏是充分竞争行业,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激烈,央企、国企发展节奏较慢,可能刚投资就成为落后产能”

    储能行业也不乐观,储能企业破产和出清的事情不断上演,行业似乎形成了统一的认知:超过一半的储能企业,可能熬不过这次储能危机了。这当中还存在业界安全问题,2022年以来,国内行业内已经爆出了20多起储能安全事故,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和公认的解决方案。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事实也摆在眼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届时电池出货量可达1200GWh,产能将大幅过剩。而2023年正好是历时13年的新能源车购置补贴退出市场的时间。

    中国新能源激荡二十年,行业充斥的是高亢的情绪,资本看到的是遍地的黄金,如今悲观的市场情绪在发酵,产能过剩、需求不振、资本迟疑,行业乌云密布。

    目前是终局还是周期,还能不能入局,关于这些问题,老牌玩家或许更有发言权。

    再石资本几乎是业内最早入局新能源赛道的投资机构。 回溯至2017年,当“双碳”概念尚未提出,新能源少人问津的时候,再石资本就带领团队布局分布式光伏、氢能、数字能源等细分赛道。凭借灵敏嗅觉与精准判断,再石资本已接连完成对中辉激光、国富氢能、英臻科技、挚达科技等优质项目的投资。

    面对最近的市场风声,再石资本合伙人夏中宝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随着产能过剩、周期性强、等待时间长等现实因素,锂电、光伏和储能产业确实受到了质疑,一级市场过度拥挤,二级市场遇冷。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处于去泡沫化阶段,不仅是对新能源企业的一次大洗牌,也是对投资机构的洗牌。但整体来说,行业仍处于螺旋上升阶段,新能源仍在向前发展,此刻是良币将劣币驱逐的开始,也是我们应该抓住的机会。”

    再石资本的从容与淡定,来源于背后强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团资源和合伙人们共同的行业认知。“在优胜劣汰时期,最前沿的生产要素往往掌握在产业龙头手中,而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先进产能所需的核心要素, 同时将产业内最核心的需求和技术攻关要点及时反馈给被投企业,实现有针对性的共同研发和生产,帮助企业伙伴融入产业链和大市场,激发企业技术持续创新与迭代、业务不断增长的能力。而这些持续成长的企业,也必然得到更多资本青睐。”夏中宝表示。

    关于这场硬仗,我们来看看长期主义者再石资本是如何一步步践行初心,“从产业中创造新的产业”。

    01

    一支深谙产业之道的投资团队

    2022年3月,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而进入“十四五”以来,氢能产业也正在成为能源企业及社会资本布局和投资的重点。

    但在几年前,氢能只在大巴上有简单的应用,场景单一,对大多数投资机构来说并不吸引。而再石资本在政策明朗之前,就开始寻找在氢能领域中优秀的企业,国富氢能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国富氢能专注于氢能“制储运加用”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是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用氢制氢储氢方面,国富氢能已有多项成果落地。根据GGII发布的报告,国富氢能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产品出货量和市占率位居国内行业第一,2021年国富氢能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出货量占比为37.93%。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由国富氢能历时5年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10TPD氢液化工厂核心设备成功下线;今年6月,公司与阿联酋能源巨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在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上达成合作协议,建设中东第一座加氢站;今年8月,公司在新加坡签署氢能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融资中国,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这家机构依旧泰然处之

    凭借在氢能装备全产业链上的创新研发,国富氢能已申请氢能专利400余项,授权专利240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参编9项国家标准、11项团体标准,成为氢能行业鲜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精品投资的再石资本,见证了国富氢能的整个成长轨迹。

    谈及为什么在大多数财务机构尚未嗅到氢能商机时,再石资本却看中这家当时财务业绩并不显著的初创企业,夏中宝的回答凸显其思考之前瞻性:“氢能本质上既具备能源属性,又具备材料属性,制、储、输、用的全环节链条都能为传统能源带来变革。我们觉得氢能在未来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一天已加速到来。”

    再石资本的优势就在于,擅长从技术产业本质思考问题,而这一点从人才配置也能看出这家公司的独特理念。

    大部分投资机构还是以金融、MBA背景的人才为主,但再石资本从成立之初,投资团队就覆盖了在材料化学、能源、电力工程等领域中具备深度行业理解的人才,中后台团队则侧重于金融、法务等专业性人才。

    这支复合型队伍专注深度挖掘细分赛道,从根源去精细化地研究行业的发展前景,并鼓励不同背景的同事共同验证。

    秉承技术为先的投资信仰,再石资本把深入产业链、多维应用场景注入机构投资理念中,携手具备专业素养的投资团队,打造了全方位深入的能源变革领域投资蓝图。

    02
    从制造业视角考察

    产业资源全方位赋能

    要客观评价国内新能源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2020年开启大牛市后,新能源赛道不乏投机者。

    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行业?

    夏中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 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体系,但其生产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制造业。”

    多数人将新能源看成全新的行业,是因为这个领域诞生了大量的新技术要素,如智能电网、储能、数字能源等。实际上,广的制造业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还包括高科技和精密制造领域,如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生物制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融合了数字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元素,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制造业的本质,是可以通过规模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去降本。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可以大规模生产。”夏中宝透露,“行业谈降本,一般是与产能和下游密切相关,但我们是通过全产业链的方式去降本。而降本的下一个词是增效,我们认为材料的发展是企业增效的关键。比如对新材料的运用、新工艺的掌握,都能提升行业生产效率。”

    不过,要验证和识别上游企业某个新材料或者新技术的可行性,光靠直觉和经验是不够的,再石资本靠的不是直觉,而是背后的全产业链资源。

    “产品是否具备技术实力,我们放到产线上试用几个月就知道了。”夏中宝解释道。一旦验证成功,再石资本则会躬身入局,进行资源整合,和上游企业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测试和投产,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用他们的话来讲,叫“产业协同”

    成立于2021年的中辉激光是一家以碟片激光技术为核心的激光器研发和制造商, 其技术路线是目前固体激光器领域难度最高的“碟片放大路线”。在2021年前,全球仅有德国通快公司一家实现了碟片激光器的产品化与工业化,中辉激光的出现将成为其全球第一家竞争对手。

    融资中国,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这家机构依旧泰然处之

    在投资前,公司产品通过量产产线测试1个月,运行良好,随后再石资本和中辉激光达成深度合作。再石将充分利用新能源龙头产业资源,通过金融和产业双向赋能的方式,帮助公司实现EUV光源的国产替代。

    未来,中辉激光将重点发力“千瓦级超快”,为中国的锂电、光伏(钙钛矿)、以及电力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金属加工等关键工艺,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激光器与解决方案。

    “产业链中的供应商企业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是通过投资和产业协同的方式更好的帮助企业成长。”夏中宝强调。

    在寻找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再石资本团队往往能够凭借着深厚的产业经验和技术背景,从复杂的市场和技术趋势中抓住机遇,识别出最具有成长潜力的项目;而在投资后,再石资本持续加码,利用全产业链资源,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03

    顶层设计:从应用场景出发

    除了从制造业视角考察,再石资本的投资策略还强调一个要素 —— 应用场景。

    “不同的场景里面有不同技术路线,只有当结合场景去理解,什么样的技术匹配这个场景,才能看清楚这个行业里边的投资机会,我们不会盲目追捧一些离商业化场景比较远的技术。”

    在新能源投资热潮中,投资人的逻辑倾向找到技术强劲的公司,等到技术成熟后再寻找应用场景,但再石资本的投资策略之一是从应用场景出发,寻找最适合做技术团队的公司。

    挚达科技正是再石资本从应用场景出发的一个成功案例。多年前,新能源车企市场爆发在即,大量投资机构进入下游产业中。

    “我们当时从应用场景出发,觉得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充电桩一定是个机会,所以就开始寻找相关的科技企业。”

    挚达科技是电动汽车家庭充电智能硬件和绿色能源数字化平台领军企业, 自主研发并制造的智能充电产品和社区充电服务平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在我们投资挚达科技之后,挚达获得了比亚迪的战略投资。挚达的充电桩已经在全国超过350个城市,10多万个社区,为特斯拉、宝马、大众、上汽等80%的电动汽车品牌的100多万位车主提供家庭及社区充电服务。”

    2022年起,挚达科技即将“走出去”提升为企业重要战略方向,加速海外业务布局。目前已经在新加坡成立海外全资子公司ZD Energy,面向全球推出充电产品及服务品牌ZHIDATECH,同时也在泰国进驻团队,合作比亚迪、长城、哪吒等自主品牌落地。公司的泰国工厂也于23年9月正式落地,一期年产能达20万台,二期综合年产能达50万台。

    融资中国,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这家机构依旧泰然处之

    下一步,挚达将形成中国全球总部,新加坡海外总部,东南亚、欧盟、美洲三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满电出海全球市场, 推动电动汽车及绿色能源进入全球家庭,构建起车能互联的协同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从落地场景出发,再石资本在未来应用场景也不乏想象力。

    夏中宝举例:“很多年前,许多人觉得光伏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如今,光储一体化即将遍布千家万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可作为了一种兼具低碳、高效、美观的新型建筑材料,这些都是行外人无法预想到的。而我们正是善于通过这些应用场景溯源,去挖掘对应的解决方案。”

    沿着“从未来应用场景出发”的投资逻辑,再石资本也正关注能源公平领域。

    谈及可再生能源,大多数投资人的视野会放到发达国家。今年7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指出,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增长了近两倍,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缓,且大部分增长都集中在发达国家。

    事实上,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中所需的资金总额要大得多,而再石资本一直关注全球欠发达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目前也在挖掘能为全球新能源微电网提供解决方案的技术企业。

    04
    远离周期性投资

    坚持长期主义

    对于市场的起起伏伏,再石资本似乎司空见惯。

    夏中宝透露:“我们极少参与周期性投资,我们不喜欢100个出1个这种模式,而更愿意站在产业视角去深入考察每一个项目。换而言之,再石喜欢在能源变革的趋势上寻找确定性。”

    新能源行业几经起落,人才更迭。政策助推时,投机分子一拥而上,政策去泡沫,哀鸿遍野。实际上,风口永远会变,那些能把事情做起来的人,往往是愿意坐冷板凳多年、愿意深耕产业链上下游的人。

    对于未来,夏中宝表示:“新能源只是基础,我们的目标是抓住全球能源变革中的投资机会。”

    END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