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聚焦两会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有必要继续加强有关立法与司法解释,增强金融黑灰产治理

    地方资讯

    2024-03-10 19:43:20

    15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实习生刘奕轩 北京报道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非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骗局等呈现多发趋势,并逐渐呈现出高度的专业化、链条化、体系化等特点,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妨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黑灰产人员引流传播的途径突破时空限制,给监管部门及从业机构的监测预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金融黑灰产问题突出,以打击金融黑灰产为核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付子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保护从业机构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环境,除了金融系统内部整治之外,工信、网信、市场监管、公安、信访以及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应积极联动,展开全方位布局、形成监管合力。


    共享“黑名单”打破信息孤岛

    《21世纪》:金融黑灰产对金融消费环境秩序扰乱日益突出,金融黑灰产对消费者及金融机构的侵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付子堂:第一,金融黑灰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对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在波云诡谲的经济形势下,更多消费者因不同原因陷入债务困境,导致还款意愿不足或还款能力减弱,这激发了减免息费、延期还款、征信修复等日趋庞大的市场需求。金融黑灰产组织利用消费者侥幸心态,一方面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诱导消费者主动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一方面在数据黑市上批量购买经撞库攻击或窃取泄露的组装数据,进而非法从事伪造虚假证明材料、恶意索赔等活动,甚至将消费者个人信息转卖牟利、冒用消费者名义进行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或将消费者银行卡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数据黑市数据交易规模已超1500亿,其中金融业居首,消费者财产损失规模高达百至千亿级,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金融黑灰产逾越法律底线,对金融安全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金融黑灰产组织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法律漏洞,使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方式进行恶意投诉,侵占消费者正当投诉的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同时利用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压力,采取夸大问题、捏造事实等方式,通过向监管信访、举报等渠道,变相施压金融机构,胁迫其部分或全部免除应还债务、大额赔偿,或违反监管规定删除逾期征信记录。当类似投诉、信访、举报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则冒用消费者名义或者鼓动消费者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甚至纪委举报、申请政务公开,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维稳处突压力。

    《21世纪》:金融黑灰产不仅侵害消费者隐私和财产安全,还会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更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开展对“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整治十分必要。对此,您认为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付子堂:“反催收”不仅损害涉事债权人的利益,更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因此,为保护从业机构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环境,除了金融系统内部整治之外,工信、网信、市场监管、公安、信访以及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应积极联动,展开全方位布局、形成监管合力。

    首先,金融机构内部应当建立健全风控机制,充分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考量,提高员工职业能力,恰当评估客户信用,对各类风险尽早发现、尽早干预。针对“反催收”黑灰产,应当建立全行业共享的黑名单、用于统计追踪涉嫌长期恶意投诉的不良客户,对“反催收”中介组织、逃废债服务团伙、恶意投诉借款人等进行信息备案,从源头上杜绝与此类客户进行借贷和催收行为,打破信息孤岛,加大黑灰产打击力度,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同时,金融机构对外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非法牟利组织“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

    其次,各金融机构应当联合多部门,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当事人给予联合惩戒,例如与行政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与公安等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打击合作机制等等,监管部门针对大规模逃废债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实施专项整治活动,以提升地方公安部门打击“反催收”的积极性。同时,规范投诉机制,净化投诉平台,建立金融监管部门、舆论宣传部门、平台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最终实现诚信约束机制的建立。

    “科技反黑”直面金融黑灰产新挑战

    《21世纪》:据您观察,金融黑灰产出现了哪些变化和新特点,打击黑灰产面临哪些挑战?应当如何应对?您有哪些建议?

    付子堂:当前,我国金融黑灰产已逐渐呈现出高度专业化、链条化、体系化等特点,生态日益成熟,垂直分工更加精细,产业链逐步完整。

    首先,金融黑灰产呈现出小额、多元、多发的趋势。由于金融黑灰产的客群随机不稳定,且多无还款能力,非法组织正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丰富获客渠道,持续拓展获客范围,并在消费信贷需求持续增长的可见未来,获得更高频的业务需求,延续其非法获益行为。

    其次,金融黑灰产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隐蔽化的趋势。在平台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驱使下,金融黑灰产负隅顽抗,依托第三方平台等展业,不断增持自身技术能力和智能程度,演变为更加专业化和隐蔽性的发展模式,主动寻找制度空白,巧妙躲避监测与预警,以便非法运营业务。

    最后,金融黑灰产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由于数据具有共通性和关联性,金融黑灰产能够跨境、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规模的产业链,且不同黑灰产业其实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增加了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识别与治理难度,导致其发展规模逐渐壮大。

    《21世纪》:当下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金融行业不断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可以为金融黑灰产治理提供哪些思路?

    付子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金融黑灰产治理是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保障金融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升金融风险防控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的重大实践。比如,共建联防联治反诈数据库,在符合《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多方计算隐私技术,建设全国黑灰产案件线索对碰平台和金融机构数据碰撞平台。推动互联网平台对账号设置准入门槛,严格限定收费型金融代理维权主体,账号发布内容不得带有“反催收”“停息挂账”“代理维权”“征信修复”等标签,不得承诺胜诉率并且虚构浏览量。建立恶意投诉的认定、跟进、监控和监督机制,认定属实后应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惩戒措施,同时建立长效的监控和监督机制,保持对恶意投诉量级变化的持续监控,并对恶意投诉高发、性质严重的案件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专项司法打击。为抵御金融黑灰产,支持构建标准规范的“1+N”体系,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质效。

    合力出击,构建智慧高效跨部门协同治理系统

    《21世纪》:在消费金融黑灰产狙击战过程中,会涉及哪些法律问题,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哪些法律困境?

    付子堂:司法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并坚持打击逃废债行为,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改善颍上南京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2020年发布的《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等都体现了惩治恶意违约的司法精神。但是立法普遍具有滞后性,且信用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如何解释和执行好现有法律法规,为金融机构处理相关问题提供参照。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75号建议的答复》的文件精神,在现行刑法框架内,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虚假破产罪等逃废债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其次,有必要继续加强有关立法与司法解释,明确“代理投诉”“反催收”“征信修复”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大幅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进一步增强治理打击的威慑力。未来颁布的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在内容上应该更加丰富,在标准上应该更加精准,在手段上应该更加有力。例如对自然人进行的逃废债行为给出明确的描述和限制;加大对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等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有关救济渠道;完善贷款逾期债务催收有关规范标准,明确业务规范,减少投诉纠纷等。

    《21世纪》:据了解,各地对黑灰产打击力度与打击效果还存在一定差异,您认为,未来从哪些方面着手构建高效有序的黑灰产治理体系?

    付子堂:近两年,监管、司法、公安和行业联合开展打击黑灰产。当下,金融黑产整治已经被纳入监管议程。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由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牵头,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政法机关加强重视金融黑灰产的新型犯罪研究,并出台司法解释或案件侦办指导意见;网信部门加强互联网平台内容的甄别管理和信息处置,建设数字溯源监管平台,构建智慧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治理系统。

    二是助推法治建设。推进国家层面确定金融黑灰产的认定范围、法律责任与处罚标准,区别处理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由中央牵头建设全国共建联防联治反诈数据库、黑灰产案件线索对碰平台和金融机构数据碰撞平台。推动互联网平台对账号设置准入门槛,协助建立恶意投诉的认定、跟进、监控和监督机制,认定属实后应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惩戒措施。

    三是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大力度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梳理依法维权、理性消费的理念,提醒金融消费者切勿泄露个人信息、切莫轻信金融不良代理投诉举报机构和人员的虚假承诺,不断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自身权益保护能力。

    (本报记者唐婧对此文亦有贡献)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