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量已破千万
2024-09-13 20:05:47 64
  • 收藏
  • 管理

      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魏弘毅、潘洁)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3年末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超过1000万个,约为1952年的77倍。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商贸流通和消费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缩影。报告指出,75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成长壮大。1978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60%;到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国有企业占比已不足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消费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47万亿元。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的63.9%下降34.1个百分点。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数量分别是1952年的39倍和220倍。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49亿元,比1991年增长20倍以上。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近年来,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线上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展,2015至2023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2023年末,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业态中,满足品质化消费需求的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数量分别达到5.7万家和4.2万家,实体商贸企业顺应居民消费观念与需求变化,逐步构建了多元的线下消费渠道。



    上一页:国家数据局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下一页:百胜中国御寒术?背靠肯德基,肯悦咖啡年底冲刺500店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