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仍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10-08 20:25:59 88
  • 收藏
  • 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10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报告称,2024年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继续领跑世界其他地区,但增速低于疫情之前。

    据世界银行预测,东亚与太平洋地区(EAP)2024年增长率为4.8%,2025年将放缓至4.4%;区内最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为4.8%,明年为4.3%,面临房地产市场低迷、人口老龄化、全球紧张局势等挑战。

    由于国内消费增加、商品出口复苏和旅游业反弹,世界银行预计,除中国以外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2024和2025年将分别增长4.7%和4.9%。在较大国家中,预计只有印度尼西亚2024和2025年的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水平,而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仍将低于疫情前水平。随着旅游业复苏,太平洋岛国预计今明两年分别增长3.5%和3.4%。区内大部分国家的投资增长仍然疲软。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曼努埃拉·V·菲罗表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为了在中期保持强劲增长,地区各国必须积极主动地推动经济现代化并实行改革,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模式和技术变革。”

    三大因素影响本地区经济前景

    这期经济半年报着重分析了今后可能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贸易与投资形势转变、全球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

    受国际局势影响,越南等国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所深化。2018-2021年间,越南向美国出口的企业销售额增长比向其他国家出口高出近25%。然而,新的证据表明,随着美国新的更严格进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和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这类经济体今后可能越来越多地只能扮演“单向连接点”的角色。

    此外,全球不确定性可能对EAP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除了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之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剧也可能导致EAP地区的工业产出和股票价格分别下降高达0.5%和1%。

    东亚发展模式正受到新技术挑战

    报告的“特别聚焦”部分分析了地区各国应如何利用新技术来继续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报告指出,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AI)和数字平台等新技术正对EAP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在东盟五国,2018至2022年间,由于采用机器人产生了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对互补性技能的需求上升等效应,从而创造了约200万个正规部门高技能就业岗位(占此类岗位总数的4.3%);但与此同时,机器人也取代了约140万正规部门低技能岗位(占此类岗位总数的3.3%)。

    鉴于EAP地区的就业是由体力劳动岗位主导,因此受人工智能威胁的就业岗位所占份额低于发达经济体。但另一方面,该地区在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率改进方面也不如发达经济体有优势:这里只有10%的工作岗位涉及人力与人工智能互补的任务,而发达经济体是30%左右。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亚·马图表示:“东亚的发展模式——依赖开放的全球市场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正受到贸易紧张局势和新技术的挑战。最好的应对方法是深化贸易协定并赋予人们利用新技术所需的技能和流动性。”


    上一页: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金融科技周将于10月底举行 将发布AI相关政策声明 下一页:世界气象组织报告:2023年是30多年来全球河流最干旱的一年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