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监管局于2024年10月22日发布批复,同意关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这一决定标志着澳新银行在华业务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也反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变化。
澳新银行在华业务收缩
澳新银行此次关闭广州分行并非孤例。今年4月,该行已宣布关闭杭州分行。更早之前,2023年7月,澳新银行旗下的梁平澳新村镇银行也通过解散方式实现了市场化退出。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澳新银行正在逐步缩减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规模。
根据广东金融监管局的批复,广州分行需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澳新银行还需妥善处理分行关闭后的清理及善后工作,并对外发布关闭公告。这一过程将涉及多个法定程序,包括工商登记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外资银行在华布局调整趋势
澳新银行并非唯一一家调整在华业务的外资银行。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知名外资银行宣布关闭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并获得监管许可。这些银行包括加拿大丰业银行、日本北洋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
其中,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关闭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多。花旗银行年内关闭了多个城市的支行,包括杭州、深圳、成都和上海等地。渣打银行也关闭了青岛、呼和浩特、杭州、上海和深圳等地的多家分支机构。这种趋势反映出外资银行正在重新评估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布局。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尽管部分外资银行选择收缩在华业务,但整体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仍保持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末,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达3.86万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12.48亿元。
在机构布局方面,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机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达888家,包括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2家代表处,覆盖27个省级行政区。这些数据表明,外资银行仍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与中国本土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相对有限。41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总资产规模约为3万亿元,仅相当于一家头部城商行的体量。2024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实现149亿元净利润,约占银行业整体的1.2%,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