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基础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10月27日,全国已有26个省份发布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其中16个省份跑赢4.8%的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四季度以来,一批省级增量政策正在陆续落地。
经济大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
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6省份GDP同比增速依次为3.4%、5.7%、5.6%、5.4%、5.0%和5.3%。6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左右,在稳经济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表示,广东GDP增速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元,经济体量超过许多独立经济体。前三季度,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8%;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11.1%,较全国平均水平快5.8个百分点,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41.5%。
经济大省中,河南GDP增速逐季加快, 前三季度,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近八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外贸增速也连续3个月转正,其中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出口77.8亿元,同比增长11.4%。
中部地区经济运行整体加速
从区域看,前三季度中部省份经济运行整体加快。全国共有7个省份GDP增速较上半年加快,分别是安徽、河南、江西、西藏、甘肃、陕西和海南。这些省份中,有3个来自于中部地区。
业内人士认为,中部地区在三季度表现突出,源于多重有利因素叠加。除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持续显现外,多年积累的工业基础也开始发挥效能,交通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强化。这些省份不仅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动力充足,在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
地方加力冲刺年度目标
四季度是全年稳增长的关键阶段,各地在近期的经济工作部署中相继提到,要聚焦政策端抢抓机遇,加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稳增长的主抓手。
山东表示,将统筹推动6570个设备更新储备项目,680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培育增长新动能。广西出台增产增效、投资激励补助,对重点方向领域的设备投资500万元(含)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在消费方面,江苏提出要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流程,扩大线上平台参与范围,便利支付方式。浙江强调要更大力度提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大宗消费。山东发文加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8类家电商品给予15%补贴,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5%补贴。
20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些地方将四季度作为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攻坚期”,力推项目尽早具备开工条件,对明年一季度投资形成支撑。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