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印度半导体,言之过早!
2024-12-23 20:47:14 42
  • 收藏
  • 管理

    (原标题:印度半导体,言之过早!)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japantimes,谢谢。

    印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中心,从而彻底改变半导体产业——这也是这个新兴大国的又一个大胆的抱负。

    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符合印度的战略利益,利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环境推动国内增长和工业发展。在所谓的“芯片战争”日益升温之际,印度似乎有意识地加入了半导体领域的经济和技术竞争。

    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半导体专业知识或生产能力的国家来说,跨越式发展的愿望可能听起来过于乐观。印度的整体制造业和工业生态系统也很薄弱,这意味着芯片行业需要从头开始建设。

    印度前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 (Rajeev Chandrasekhar) 表示,印度在芯片技术方面落后了 12 代。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印度多次尝试进入该领域,但都以失败告终。就在去年,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 (Vedanta) 和台湾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 (Foxconn) 试图组建合资企业,但未能成为先行者。

    然而形势似乎已经逆转。印度芯片市场预计年增长率为 17%,到 2028 年将达到约 800 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全球增长——尽管仍落后于台湾、中国大陆和韩国,但考虑到印度的起点,这一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

    印度外国直接投资 (FDI) 的大幅增长证明了人们对这一新兴市场的热情——根据日本贸易对外机构的数据,从 2017-19 年到 2021-23 年,该领域的绿地投资增长了约 27 倍,项目数量从 20 个增加到 47 个。

    这使得印度半导体行业的 FDI 从全球第十位升至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自 2021 年以来,流入印度的 FDI 净额一直在下降,而外国公司的撤资自 2013-14 年以来一直在增加。预计增长将继续:在很短的时间内,主要是今年,已经宣布了多项外国投资计划和合资企业,其中包括涉及日本公司的企业。

    例如,印度塔塔电子和台湾力晶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PSMC) 正在古吉拉特邦建设印度首家半导体制造厂,预计 2026 年投入运营。今年 9 月,日本东京电子宣布与塔塔电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半导体设备。印度公司 CG Power and Industrial Solutions 与日本瑞萨电子和泰国 Stars Microelectronics 成立合资企业,建立外包半导体组装和测试工厂,即“OSAT”。

    许多进入印度市场的外国公司也看中了印度的人才资源。印度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优势在于设计工程师(或“无晶圆厂”)的数量,占全球总数的 20% 以上。此外,印度人口众多,工程专业毕业生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被视为尚未开发的资源,尽管需要对技能较低的“晶圆厂”工人进行更多培训。

    半导体对印度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人们日益意识到(事实上是重新意识到)需要将经济考虑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这促使各国通过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和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来增强韧性。印度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表明,日本、美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计划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印度则试图确保关键技术的转让。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印度半导体产业主要是政府推动的目标。为了吸引私营部门,中央和州政府承担了建设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厂的约 70% 的资本支出。根据 2022 年启动的旗舰印度半导体计划,政府已拨款 7600 亿卢比(1.4 万亿日元)作为财政支出,据报道,第二批资金支持的启动计划正在进行中。通过与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手机和 IT 硬件生产等相关行业也可以获得额外补贴。

    目前,印度已有 8 个邦制定了自己的半导体政策。中央政府目前给予古吉拉特邦和阿萨姆邦最大的支持,以发展初始产业集群。

    印度政府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特别是日本、新加坡,最近又与美国达成了协议。印度今年 9 月与美国签署的协议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推动在印度建造更多制造厂(特别是在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而且有助于满足国防工业的需求。印度加入的多边框架,如“四方”安全对话和印度太平洋经济繁荣框架,也同意将半导体供应链作为关键战略领域进行加强。

    尽管国内芯片开发的加速受到广泛欢迎,但对印度来说,这最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在争相赢得这场竞赛,这可能会引发泡沫,因为全球激增会导致更多竞争,最终可能导致半导体产能过剩。

    据报道,印度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国内电子和汽车行业的需求,这两个行业预计都会增长,但其目标还包括供应全球市场。尽管经济安全问题推动了对印度芯片的需求,但上述塔塔电子-PSMC 合资企业的目标是生产 28 纳米(或更大)芯片,与中国芯片直接竞争,同时还在尝试生产更小的芯片。

    如果印度本土工业不能大规模开发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其企业可能不得不再次求助于进口芯片,包括从中国进口的芯片——尽管这意味着印度无法实现自力更生和在工业生产中创造大规模就业的目标,并将对经济安全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虽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是印度的当务之急,但印度《2023-24 年经济调查》和业内人士都要求中国更多地参与该国的商业发展。另一方面,与美国和志同道合的国家在半导体供应链上更紧密的融合则发出了相反的信号(对俄罗斯也是如此)。

    这些做法或许表明了经济政策制定的另一种“印度方式”,即对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现实”立场。

    势头正在增强。印度首屈一指的芯片行业盛会 Semicon India 于 9 月举行,吸引了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极大关注,这表明人们(可能过度)兴奋和寄予厚望。

    我们至少还要等两三年,产品才能开始大规模交付。世界应该密切关注印度是否能以谨慎而非大胆的乐观态度实现其成为半导体巨头的雄心壮志。

    https://www.japantimes.co.jp/commentary/2024/12/19/world/india-growing-semiconductor-industry/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984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上一页:半导体,最新预测 下一页:CUDA护城河,太难跨越了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