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海南】海南加快推动种业国际交流合作 临高罗非鱼育种基地来了一群挪威大学生
2025-03-15 21:21:39 29
  • 收藏
  • 管理

    【海南乡村讯】

    南海网3月11日消息(记者 易帆)近日,在海南临高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路水产”)的循环水养殖车间里,来自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的学生Rasmus Rosenvinge 正和该企业的挪威籍循环水专家Richard Rognsøy仔细地将罗非鱼种鱼做好标记,这一批种鱼将投放至试验孵化车间内进行观察,探索出在“室内控温控光控湿度控制水环境的可控生产模式”下,罗非鱼种鱼最佳的孵化环境。

    来自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的学生正和该企业的挪威籍循环水专家Richard Rognsøy(左一)在一起观察罗非鱼苗的生长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Rasmus Rosenvinge在大学所学的是水产育种专业,今年2月份以来, Rasmus Rosenvinge通过导师引荐来到宝路水产实习,他将在企业的育种车间内实操各类课题的研究,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海南的气候湿润温暖,凭借着天然的热水资源,能够开展很多鱼类品种研究,特别在水产种苗、养殖方面。”Rasmus Rosenvinge说,在海南气候宜人,学习生活也非常充实。

    来自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的学生正在对罗非鱼苗进行抽样调查。记者 郑光平 摄

    传统的罗非鱼苗是在露天池塘网箱里繁育,生长环境不可控,企业风险高,加上土地和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工厂化育种是水产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实现在工厂内循环水育种其背后的科技含量可不低。近年来,宝路水产加强科技攻关,与国际上掌握先进的水产育种技术的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建立科研合作,共同探索陆罗非鱼基循环水育种模式。

    来自挪威的循环水专家Richard Rognsøy在宝路水产工作已有2年半,在他看来,海南的气候适合开展罗非鱼育种研究,加上科技的创新,海南罗非鱼育种具备市场竞争力。

    企业工作人员将罗非鱼种鱼区分雌雄,以供专家们标记后进行孵化观察。记者 郑光平 摄

    目前,通过探索研究,该企业已实现“室内控温控光控湿度控制水环境的可控生产模式”,“循环水繁育车间”“孵化车间”等生产车间一应俱全,企业仍在加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熟化。据悉,技术成熟后,罗非鱼循环水工厂的繁育模式至少能够提高10倍的产能。

    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赵章定介绍,今年以来,企业与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达成合作,由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助力企业科技攻关的同时,每年还将有一批该校大学生前往企业基地实践学习,加强科技交流与创新。

    来自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的学生Rasmus Rosenvinge(右)正和该企业的挪威籍循环水专家Richard Rognsøy(左)仔细地将罗非鱼种鱼做好标记。记者 郑光平 摄

    水产育种是南繁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海南在“南繁硅谷”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南繁硅谷种业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支撑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土水产企业加大引进境外优势资源、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现代管理制度等,提升海南水产种业国际化竞争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新高地。



    上一页:【海南】2025年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十项重点工作 下一页:【海南】海南春耕季:不负好春光,乡村振兴正当时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