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莱商银行公布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悄然揭开了过去一年经营状况的一角。不良贷款率的显著上扬、拨备覆盖率的滑落,加之深陷高管被查事件,暴露这家银行的内控漏洞与发展隐患。而自2020年便启动上市筹备的莱商银行,其IPO之路至今仍迷雾重重。
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攀升
从莱商银行披露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可知,到2024年末,其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的1.40%陡然蹿升至1.63%,拨备覆盖率则从160.28%降至143.52%。莱商银行于2005年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2008年由莱芜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目前注册资本达42.46亿元,在多地设有1家营业部与8家分行,营业网点共计126家。
联合资信在2024年莱商银行跟踪评级报告中直言,莱商银行存量不良投资资产处置进度较慢,在资本新规提升对非信贷资产拨备计提底线的背景下,其面临的减值准备计提压力较大,需关注后续处置及回收情况。现任董事长李九旭自2023年履职后,注重合规管理及风险管理。2024年6月,该行召开会议,董事长李九旭发表讲话。会议要求,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重塑合规文化,持续巩固提升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向稳向好的基本面,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但2024年末莱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银行稳健运营依旧面临挑战。
核心一级资本走低,补充之路艰难
除资产质量问题外,莱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走低,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查阅莱商银行年报发现,2019年至2023年期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路下滑,2019年末为9.16%,2020年末降至8.61%,2021年末为8.48%,2022年末为8.13%,到2023年末仅余8.08%。
资本充足是商业银行运营的根基,也是监管部门审慎监管的核心。对于银行而言,补充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累与外部融资,而核心一级资本只能通过内生利润或外部权益融资实现补充。
联合资信报告指出,2023年,莱商银行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和转股协议存款补充资本。2023年,济南市财政局拨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4亿元,以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存入莱商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使得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处于充足水平。但另一方面,2023年,莱商银行派发现金红利0.75亿元,内生资本积累不足,加之较快的业务发展速度对资本造成一定侵蚀,莱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已面临较大补充压力,需关注后续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进度。
上市前景黯淡,高管频出问题
近年来,莱商银行高管层动荡。2025年2月,山东省纪委监委官网通报,曾在2015年至2023年担任莱商银行董事长的岳隆杰,时任济南市人民政府参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7年底莱商银行资产突破千亿元时,岳隆杰提出“五年再造一个莱商”的战略规划,宣称5年内要进入山东城商行第二梯队前列,并初步具备上市条件。2024年3月,时任莱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的李锋,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并于同年7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经查其利用职务之便,在贷款融资、办公楼处置等方面为他人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莱商银行自2020年9月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上市准备工作的议案》,近五年过去,上市目标仍遥不可及。高管层的频繁变动,无疑给本就艰难的上市进程雪上加霜。董事长李九旭与行长段伟面临巨大挑战,需在改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业绩以及推进上市筹备等多方面协同发力,重新赢得市场信任,推动莱商银行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