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热潮下,很多人的目光都开始注视农业,为农业增添了很多新鲜的玩法和创意。那么在这个新时代下,如何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做农业,为经济效益低、回收周期长、风险高的传统农业发展打开新格局?
发展类型
01
技术型
技术型农业即是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就是将现在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无人机等工业设备更好地应用于农业,并辅之以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包括了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
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农业工程。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尘抗污功能等。它根据不同的种养品种需要设计成不同设施类型,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物联网为农业赋能,而农业信息化包括了温室气候环境管理、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农事操作)、大数据抓取、病虫害识别、智能决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并减少天灾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效果。
其实还有很多,发展技术型农业对资金投入量、技术人才要求比较高,一般适合在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或是可整合现代农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乡村来发展。
02
商业型
创意农业:融合美学经济、文化创意、消费需求等,农业文创产品设计、农业动态和静态景观打造等,把看农业风景变成卖农业风景、卖农业创意产品,从而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就是由订单驱动的,订单有多大,就根据损耗预估,完成农业生产,再通过加工和物流,运送到终端。是产销对接、避免农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好办法。
认养农业: 是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认养农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帮助农业生产者有计划的调整种植量、控制价格风险,同时让消费者能购买到更优质、更便宜、更安全的农产品,更好得实现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
农业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找到与自身资源匹配的商业模式,让你的农产品能高品质、高附加值得销售出去。
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强镇、田园综合体。选择以上发展方向,一是可以获取更多政府的支持;二是能综合性的实现乡村产业链构建和农文康旅业态多元融合。
不管选择何种发展方向,根本目的是要捋清楚如何发展乡村,如何得到政府、社会资本的关注,如何将消费者引进来。
综上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搞农业,就需要站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植入现代新型农业科技、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等等,将农业玩出更多花样和价值,这样让乡村振兴项目能更快、更容易的成为重点和示范,从而撬动更多资源入村,最终实现乡村的良性循环。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