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深圳报道
5月26日下午,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发表题为“数智时代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主旨演讲。他表示,在文化建设与数智技术的碰撞中,如何激活更多潜能、演绎更多精彩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数智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文化建设如何答好数智之问、用好数智之能?
沈壮海从数智赋能文化、文化滋养数智、文化科技创新、引领数智向善、提升人的力量等五个方面做出了解读。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沈壮海表示,数智技术打破时空之限,联接人机,贯通虚实,给文化的创作生产、呈现表达、传播宣介、消费享用等提供了新工具、新样态、新载体、新技术、新场景。
他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举例:“它能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中一举冲顶,一则是它身集中华文化的神韵,一则便是它脚踩数智的‘风火轮’。”他建议,要促进文化建设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好推动文化创作生产流程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力量的深度激活、充分释放。
同时,数据是数智的“源头活水”,决定着数智的能力边界、价值取向。因此,要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数据优势、发展优势,“以优秀文化增益数智之能、涵养数智之情,使生成数智的源头活水源泉不竭、水网纵横、水质更优、养分更足。”
沈壮海认为,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滋养的数智技术,一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服务于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当今时代,各国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竞逐,绝不仅是科技的竞逐,也是文化的竞逐。“如果各类文化剧目只能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排演,其精彩程度、我们观剧的感受无疑也都会有不少折扣。”他建议,要紧紧牵住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持续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硬件”和“软件”全面升级,进一步夯实文化创新的科技基座。
此外,近年来,数智技术的发展给文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提出了不少风险挑战。沈壮海提出,要直面新课题,不断完善法规与技术体系,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坚持伦理优先,建强安全屏障,引导数智向善。
如何更好驾驭数智技术,让其发挥积极作用?沈壮海表示,要由具备更强创新创造自觉与能力的人来掌握它们,“早在169年前,面对工业和科学的革命性进展,马克思便曾这样写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
沈壮海建议,要注重全民族文化素养的增进、数智素养的提升,注重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涵养与激发,注重有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又熟谙数智技能的文化人才培养,让数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服务于新文化的创造。
发言结尾,他再次强调了推进文化建设数智化的必要:“数智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站在数智时代的门口,唯拥抱者生,唯创新者胜。”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